长谢我无敬

吾韶年至此,宵闻鲤歌,夜逐雀咏,入山深,而不知年。

这里墨泽。
门牌号(*ˉ︶ˉ*)1353146750

是个写文的,也写梗题。
同人文见合集➡️“梦又不成灯又烬”
主坑史同/三国/元白


绑字是山青!@山青一点横云破
绑冷圈的北极同胞!@寒不改叶

(头像感谢美丽疏影,背景来自神仙山青(*¯︶¯*)

-祝安好。

【元白】折剑头


•祝 @山青一点横云破 山青生日快乐!!!新的一岁要一直美丽!


        [我有鄙介性,好刚不好柔。

        勿轻直折剑,犹胜曲全钩。]



(一)


        白乐天的旧物已收拾妥当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动身前往贬谪之地的前夜或许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凄恻难熬——在患得患失的打点行装中消磨去最后一丝对故都的眷恋,然后怔怔地坐在窗边,想那一份未知的前路,等东方既明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白乐天还捧着一个旧匣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木匣上镂着的雕花已是十几年前的时世纹样,蒙着积久的灰尘。白乐天默然地拭去积灰,木匣打开的吱呀声打破寂静,随后映出一抹被月光洗炼的雪亮,锋利得几乎惊动黑夜。

        躺在匣中的是一柄断剑。

        确切地说,是一把折剑的剑头,断口处直且锐,几近于被人生生直折而断。若不是那一瞬间潮涌而来的心悸,白乐天几乎已经忘了这是他吟咏过的旧物。


        拾得折剑头,不知折之由。


        ——疑是斩鲸鲵,不然刺蛟虬。


        而后他与旧友在折剑尘封的这数年间,沾衣一相拂,各自赴东西。



        ——白乐天忽然想,去往江洲的路或许会长得像没有尽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过了十里长亭,送行的人会渐渐散去,留下踽踽的远行客奔赴剩下的山高水长。毕竟,唯一渐送渐远不忍相别的故人如今只身远在通州,在瘴林广布的谪地辗转浮沉,一样的,逃不开的命运。

        白乐天曾长于以文明志。时之来也,勃然突然,陈力以出——但是宦海的磋磨让他不得不继续写了下去,一字一顿。

        时之不来也,寂兮寥兮,奉身而退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后,他像那把偶得的剑头一般生生直折,教他牢记"志在兼济,行在独善",行在独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写"览仆之诗者,知仆之道"。而真正得以从浩浩诗篇中窥得瀚海,览仆之道者,终又有几人呢?

        除却微之见应爱,人间少有别花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然后,他想起来了:他会在驿站的屏壁上,看到他多年前送别微之时题下的诗篇,被宿雨洇了字痕却仍旧灼灼:


        我有鄙介性,好刚不好柔。

        勿轻直折剑,犹胜曲全钩。



(二)


        "元稹左降有不可者三。"


        冰冷的奏疏最是让人困顿薄纸。明明胸中有千万仿佛随时会冲出肺腑的奔涌心绪,却偏偏要压下心潮强作镇定,条分缕析地地写出个一二三来,叫人不知何从下笔。


       " 一助官官相护,二令人不敢言,三恐方镇报怨,以频奏闻。"


        如若不是奏疏。搁了笔,白乐天揉了揉酸胀的眉心,轻叹——他必定要用最深情的笔触,晕开隐秘的私意,和着心中疯长的虬结落笔。


        半生知交,岂忍分离。


    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    天还未大亮,官道上只听得远远的嘶鸣声,并不见别的人影。白乐天与元微之并肩策马而行,在晨露未干的泥泞中颠簸向前。

        贬谪的圣意终还是如期而至,元微之接到调令时甚至已觉察不出自己一分错愕。他在和着血往下咽的刺痛中渐渐地生发出了麻木与解脱——他不是第一个被左右着人生与前途的人,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,命运不过是在每个人身上轮流转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有一个词,叫从来如此。


        但他偏偏又从来孤直。



        渐至了驿站门前,两人先后下马。天地间漫着湿润的潮气,未干的早露带着湿漉漉的清香,叫万物都氤氲得模糊,像暗藏着蛰伏的心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白乐天望向元微之的眼底。
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双眼眼尾上挑却蕴藉,最当配一把剑,将滚烫的气息斩得支离破碎,而叫这样的眼尾染上潮红,最当是长剑直折,玉簪两断,孤绝而凄艳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他忽然想和他一道私奔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将明未明的迷离天色,一样的诗肠,千万种欲说还休。

        与一样的骨。


        亭吏适时招呼他们入驿站等候换马。这一方驿站说新不新,说旧不旧,庭柱屏风都还未着上文人手笔,却已是京中人送别亲友的最后一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元微之坐下铺纸研磨,在心中酝酿着别离的词句。忽然,他似想起什么一般,抬首道:"乐天,还记得之前那柄折剑头吗?"

        他轻笑着道:"之前许下为≪折剑头≫作的和诗,还未曾给你呢。"

        白乐天想起那柄生生直折的断剑,他曾有感于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,作诗歌咏,而元微之亦许诺歌以和之。他闻言温声笑道:"无妨,我会一直等你。"

        "那……"元微之忽而狡黠一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——剑骨犹历历在目,他轻声相答:"…我当以毕生来和。"



(三)


        大和五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这时的元微之双手已开始有些颤抖了,但幸而他还能抓起一支老旧的笔,旧得如同现在的他,眼底晦暗的神采稍纵即逝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他不知该写些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支笔,他刺过天下弊病,写过废弃十年,分死沟渎,写过他尚蒙召对延英,却不解泣血,仰辞天颜,写他得再闻京城钟鼓之音,黄土覆面,无恨九泉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他太累了,这些话他已一个字都不想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他想起一个未竟的承诺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首未完的和诗,在等他添上最后的收尾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的意气风发与落幕。


        他喃喃地念了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"风云会一合,呼吸期万里。

        雷震山岳碎,电斩鲸鲵死。"


        莫但宝剑头,剑头非此比。


        这一生酬和,终于落完了最后一个字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噙着笑意。



        ——最是金石胶漆,与一生直骨,九死不悔。


评论(3)

热度(178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